close
自從上回讀了由韓國演員河正宇(「與神同行」是他廣為人知的一部電影)寫的一本《走路的人》後,便對他產生極大好感。刻板印象會覺得,演員寫書,應該不怎麼樣吧?哇,河正宇卻讓我這刻板印象完全破解。他坦誠流暢的文筆與內容,著實令人深深感動和佩服。
於是前些天,我又購買了他的另一本書《有感覺 》: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。
又讓我吃了一驚。堪稱影帝的他,除了喜歡持續的走路外,演技更是一流。原來演員其實有著外人很難領會的辛苦與壓力…
而河正宇運用繪畫來舒解。演戲投入,畫畫投入,這兩者的融合,得以讓河正宇的身心靈,達到一種平衡與療癒的境界。
我目前正緩慢地閱讀中,先分享一點內容,待以後再繼續其他部分。以下:
《有感覺》河正宇
p.18-p.19中,河正宇這麼説著:
我走了好幾年的演員之路,不久前才剛踏上這條新的人生道路——扮演畫家。自稱畫家仍然不免有些尷尬,儘管如此自嘲,但並不代表我把畫家這條路視為兒戲。對我來說,畫畫和演戲同等重要。
更何況,我認為演員和畫家本質上相同,只是面貌不同而已。如果說演員這一行是用白米煮飯,那麼畫家便是用剩餘的米釀成米酒:雖然用了相同食材,卻會因處理方式不同,產出截然不同的成品。
演電影時,我像個經歷魔鬼訓練後上場比賽的運動選手,產出猶如白米飯般的演技,但是在電影殺青之後,我的身心仍會留下一些未能消耗完全的東西。這時候,我會用那些殘留物作畫,然後產出猶如米酒般的的畫作——等於藉由畫畫修復自我,並激勵自己精進演技。
這本書記錄了這些演戲與作畫的點滴,以及過去鮮少公開的面貌,也是我第一次率真地向各位坦誠。
雖然乍讀每篇故事感覺沒什麼密切關聯,但就像演戲和畫畫對我來說是相輔相成的事一樣,也許各位要讀完本書,才會對河正宇這個人有相當程度的了解,那些都是我最真實的生活,衷心希望各位讀得盡興。
———
Michelle:
河正宇用「白飯」與「米酒」來形容、詮釋他對畫畫與演員的質感,非常的精闢。
不知格友們除了工作本身的專業領域外,是否也有其他的嗜好呢?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艱苦,這是一定的,但若能發掘到某種可以紓解壓力的方法,就是救贖!
全站熱搜